作者: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0-12-08 09:17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的美好藍圖正在徐徐展開,波瀾壯闊的“十四五”即將揚帆起航。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鄄城縣將始終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在深學篤用全會精神過程中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后來居上。
“十三五”期間,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不斷上升的復雜局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鄄城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圍繞“一年強基礎、兩年有突破、三年大變樣”的目標任務,負重奮進、砥礪前行,基本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后來居上取得階段性成效。預計今年實現全縣生產總值25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5億元,分別是2015年的1.51倍和1.4倍,年均增長8.61%和6.5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564元、14373元,分別是2015年的1.43倍、1.51倍,年均增長7.46%和8.62%,為“十四五”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十四五”時期是鄄城實現跨越趕超、后來居上的關鍵階段。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鄄城縣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邁出更大步伐、展現更大作為。
一是以全會精神統領高質量發展。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菏澤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密結合,把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納入理論中心組學習、干部教育培訓、基層宣講等重要內容,迅速掀起學習熱潮,確保全會部署在鄄城落地生根。以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科學總結評估“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高水平謀劃編制鄄城縣“十四五”規劃,引領全縣高質量發展。
二是以產業升級支撐高質量發展。聚焦重點產業,做好延鏈、補鏈、強鏈工作,推進全產業鏈優化升級。由縣級領導牽頭,推動實施生物醫藥、智能家居、農業“新六產”、風電制造、康養文旅等重點產業“鏈長制”,著重引進一批“好吃”又“好看”的項目,轉型升級一批傳統產業,著力打造一批百億級產業集群。
三是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動搖,向創新要活力、要效能。加快推進建設菏澤生物醫藥(鄄城)科創中心、中藥材協同創新中心、發藝產業共性技術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基地等一批協同創新平臺,促進科技、人才、資本、產業等創新要素集聚。全面推進“歸雁興鄄”行動,全面落實人才新政30條,探索科技人才彈性編制池制度,深化人才服務系統集成,積極引進 “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外專雙百計劃”等創新人才,著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四是以改革開放驅動高質量發展。加大重點領域改革攻堅力度,堅定不移推進“放管服”、國企國資、開發區體制機制、要素市場、財稅金融等領域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依托菏澤區域中心城市發展規劃,積極融入“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等更高層面的區域協作,在山東省支持菏澤政策中借力借勢發展。全面對接服務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加強與省內重點區域的經濟往來和產業互動,培植鄄城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
五是以優良環境護航高質量發展。立足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牢固樹立“挖井不忘吃水人”理念,持續推進“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大力推進制度創新、流程再造、效能革命,打造審批環節最少、辦事效率最高、客商獲得感最強的一流營商環境。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數字政府,推動更多審批事項網上辦理。嚴格執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審批“二號公章”。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將保障營商主體運營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競爭。